讲道笔记:〈我不胜于我的列祖〉
主题:必有以利亚的心志
研经范围:列王纪上 19:1-8
讲员:高铭谦牧师
普通话传译:周志豪牧师
一、信息大纲
超成功至超失败的落差(19:1-3)
加密山大胜后,以利亚因耶洗别恐吓而逃离北国,甚至「退休式」地跑到犹大的别士巴(以色列最南端),离开了他侍奉的场景。
罗腾树下的求死(19:4)
以利亚说:「耶和华啊,罢了!求你取我的性命,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。」他认为自己无权自杀,只能求生命之主取去他的性命。
两次天使供应(19:5-8)
天使预备炭烧饼与水,并说:「起来吃吧!你当走的路甚远。」这水与饼延续了列王纪上17-18章的神迹记号,肯定以利亚仍是先知的身份。
核心主题
「性命/生命」(nefesh)一词在十九章中出现 7 次,形成生与死的张力,强调生命的重要性。
以利亚四十昼夜往何烈山,铺陈他成为「第二摩西」的形象,因摩西也曾四十昼夜不吃不喝领受律法。
侍奉者的耗竭(Burn-out)与今日信徒的对照
讲员指出,当侍奉者耗尽甚至求死时,便如同进入了「摩西2.0」的状态。
二、讲道亮点与经文解释
使者的对比 :耶洗别差遣「使者」要杀以利亚,这代表死亡;而耶和华却差遣「使者」供应以利亚,保全他的性命,这代表生命。
「够了」一字 :以利亚在求死时说「罢了」(原文意为「够了」),表达他对侍奉的放弃与疲惫;而天使用「你当走的路甚远」(原文亦含「够了」之意)提醒以利亚,他已走得够远,该是回头的时候。
水与饼的意义 :水与饼的供应延续了列王纪上17-18章中神迹的记号,肯定了以利亚的先知身份仍被主使用。
四十昼夜行走 :以利亚四十昼夜不吃不喝地行走,与摩西在何烈山上领受律法时四十日不吃不喝的经历平行(出 34:28),预示以利亚将成为「第二摩西」。
三、圣经对照与例证
旧约下甲(创 21)在旷野蒙天使供应
以利亚的经历犹如「下甲 2.0」,两者都在旷野(别士巴)经历绝望,并蒙天使供应。然而,夏甲没有求死,以利亚却求死,这是两者间的关键差异。
摩西(民 11:15)、约拿(拿 4:3)亦曾求死
圣经中约有两位先知曾求死:摩西因百姓的抱怨而求死,约拿因蓖麻枯死而求死。这显示先知在服事中经历耗竭(Burn-out)是普遍现象。
梁德仁牧师例子
浸信会神学院1951年毕业的梁德仁牧师,在1960年代末越战激烈期间,不仅没有离开越南,反而呼吁华人传道人投身宣教。他面对生命威胁,却展现坚毅心志。梁牧师在《过众人》刊物中写道:「安全感叹号。安全问号。到金字塔底做木乃伊或许最安全,但那有什么意思呢?」这提醒香港教会不应过度追求安全而退出事工,甚至问耶稣钉十字架时有没有买保险。
讲员个人呼召历程
1998 回应全职呼召遭父母强烈反对 :讲员在香港大学时回应全职侍奉呼召,1998年世界杯决赛前夕告知父母,父亲责骂,母亲痛哭并跪下恳求他不要做传道人。他当时读到路加福音9:60「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,你只管传神的道」,感到上帝在说话。半年后,父母在大年初三竟说:「儿子大,儿子世界,你想做就做吧。」
学园传道会期间自筹经费,短宣哈萨克被辱骂 :讲员加入学园传道会后,父母不断追问何时不再做传道人,赫然发现他是自筹薪金,并说他「骗了我们好多年」。后来夫妻筹款到哈萨克斯坦短宣,收到信件咒骂他「吸血鬼」,母亲也再次劝他不要做传道人,令他感到羞辱,甚至想退学。
生命中多位「天使」的鼓励 :奇迹地,讲员的父母最终信主,并在他赴英读博士前受洗。他三岁的女儿在爷爷奶奶受洗时为他们献花,成为他的「天使」。他的太太也持续鼓励他,是他的「天使」。这些经历让他明白,在求死和「够了」的时刻,上帝会差派天使大力扶持。
四、行动反思
检视自己是否停留在「罗腾树」的状态──对事奉灰心、想退出,甚至进入「戏剧化的睡觉状态」,成为「绝缘体」。
敞开心接纳神差来的「天使」:一句鼓励、一份供应,都在提醒我们仍被呼召,只要能喝水吃饼,就仍是先知。
记住:只要尚有生命,事奉就未完;与偶像(巴力)的争战仍在进行,侍奉的场景依然凶险。上帝的使者没有责备或刑罚以利亚,而是供应他,保存他的性命,因为「你有生命你就赢了」。
勇于跨越「安全感」框架,回到神所托付的侍奉场景,不要因追求安全而退出事工或不再支持某些人。
五、金句
「耶和华啊,罢了!求你取我的性命,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。」(列王纪上 19:4)
「起来吃吧!你当走的路甚远。」(列王纪上 19:7)
六、Take-Home 功课
连读列王纪上 17-19 章,重温加密山背景与以利亚故事全貌。
安静祷告:主啊,我现在哪里「走得太远」?求祢指示回转之路。
写下三位昔日于低谷中扶持你的「天使」,向他们道谢并为其代祷。
下次研经预告:列王纪上 19:9-18──「微小的声音」与以利亚的「第二摩西」使命。
“你们往普天下去,传福音给万民听.”
马可福音 16:15
Copyright © 2023 to 2024 Mark1615.org Flat 1207B, David House, 20 Nanjing Street, Kowloon, Hong Kong Tel: (852) 9616-7679